【朽木不可雕也形容人什么意思】“朽木不可雕也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,原句为:“宰予昼寝。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,于予与何诛?’”意思是:宰予白天睡觉,孔子说:“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,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,对于宰予这种人,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?”这句话后来被用来比喻人不可教或没有可塑性,尤其是指那些不思进取、懒惰、缺乏上进心的人。
一、
“朽木不可雕也”原本是孔子对弟子宰予白天睡觉的批评,后来引申为一种对人的评价方式。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思想懒惰、行为不端、没有上进心,或者已经失去了改变和提升的可能性。虽然这句话带有较强的贬义,但在实际使用中,也可以作为对某些人行为的警示,提醒人们不要自暴自弃,要努力提升自己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朽木不可雕也”并非绝对,它更多是一种比喻,而非对一个人的最终定论。在现代语境中,我们更强调教育、引导和改变的可能,而不是轻易否定一个人的价值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论语·公冶长》 |
| 原意 | 孔子批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,认为他像腐烂的木头一样不可雕刻 |
| 引申义 | 形容人懒惰、不思进取、缺乏可塑性 |
| 使用场景 | 批评他人时,表示对方不可教或没有潜力 |
| 现代用法 | 多用于劝诫,提醒人要努力、积极向上 |
| 注意事项 | 不应绝对化,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|
| 情感色彩 | 贬义,带有批评意味 |
三、结语
“朽木不可雕也”虽有批评之意,但不应成为否定一个人的标签。人生充满变数,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努力、是否有改变的决心。与其用这句话去指责别人,不如以此为警钟,提醒自己不断前行,做一个值得“雕琢”的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