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什么】电镀行业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,但其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、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,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。因此,国家对电镀废水的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,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。
以下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整理的电镀废水排放标准内容,包括污染物项目、限值及执行时间等信息。
一、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总结
电镀废水排放标准主要依据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1900-2008)及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。该标准适用于从事电镀工艺的企业,涵盖铜、镍、铬、锌、镉、铅、氰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。
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 污染物种类:包括重金属、氰化物、COD(化学需氧量)、BOD(生化需氧量)、悬浮物等;
- 排放限值:根据不同污染物设定不同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;
- 监测频率:企业应定期对废水进行检测,并保存记录;
- 排放方式:禁止通过暗管、渗井、渗坑等方式非法排污。
二、电镀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限值(GB 21900-2008)
污染物名称 |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(mg/L) | 执行时间 |
总铬 | ≤1.5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六价铬 | ≤0.5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总镍 | ≤1.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总铜 | ≤1.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总锌 | ≤2.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总镉 | ≤0.1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总铅 | ≤1.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氰化物(以CN⁻计) | ≤0.5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COD(化学需氧量) | ≤8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BOD₅(五日生化需氧量) | ≤2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悬浮物 | ≤70 | 自2008年8月1日起 |
> 注:以上数据为典型限值,具体数值可能因地区或行业不同而有所调整。
三、电镀废水处理措施
为达到上述排放标准,企业通常采取以下处理措施:
1. 预处理:如调节pH、去除悬浮物、沉淀重金属等;
2. 化学处理:采用氧化还原法、沉淀法去除重金属;
3. 生物处理: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;
4. 膜分离技术:如反渗透、超滤等,提高水质;
5. 回用系统:实现废水循环利用,减少排放量。
四、监管与处罚
环保部门对电镀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定期检查,对于未达标排放的企业,将依法责令整改、罚款,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。
五、结语
电镀废水的规范排放是保障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。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排放标准,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,提升环保意识,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强对电镀行业的监管与技术支持,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环境质量。